发布日期:2017-02-18 18:33:35来源:新纵横 浏览次数:次
3)区域配线区(ZDA)
在大型计算机房中,为了获得在水平配线区与终端设备之间更高的配置灵活性,水平布线系统中可以包含一个可选择的对接点,叫做区域配线区。区域配线区位于设备经常移动或变化的区域,可以采用机柜或机架,也可以是集合点(CP)完成线缆的连接,区域配线区也可以表现为连接多个相邻设备的区域插座。
区域配线区不可存在交叉连接,在同一个水平线缆布放的路由中不得超过一个区域配线区。区域配线区中不可使用有源设备。
4)设备配线区(EDA)
设备配线区是分配给终端设备安装的空间,可以包括计算机系统和通信设备、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刀片服务器和服务器及外围设备。设备配线区的水平线缆端接在固定于机柜或机架的连接硬件上。需为每个设备配线区的机柜或机架提供充足数量的电源插座和连接硬件,使设备缆线和电源线的长度减少至最短距离。
4.1.2支持空间的布线
数据中心支持空间(计算机房外)布线空间包含进线间、电信间、行政管理区、辅助区和支持区。
1)进线间
进线间是数据中心结构化布线系统和外部配线及公用网络之间接口与互通交接的场地,设置用于分界的连接硬件。
基于安全目的,进线间宜设置在机房之外。根据冗余级别或层次要求的不同,进线间可能需要多个,以根据网络的构成和互通的关系连接外部或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网络。如果数据中心面积非常大的情况下,次进线间就显得非常必要,这是为了让进线间尽量与机房设备靠近,以使设备之间的连接线缆不超过线路的最大传输距离要求。
进线间的设置主要用于电信线缆的接入和电信业务经营者通信设备的放置。这些设施在进线间内经过电信线缆交叉转接,接入数据中心内。如果进线间设置在计算机房内部,则与主配线(MDA)区合并。
如果数据中心只占建筑物之中的若干区域,则建筑物进线间、数据中心主进线间和可选数据中心次进线间的关系见图4.1.2。若建筑物只有一处外线进口,数据中心主进线间的进线也可经由建筑物进线间引入。
图4.1.2建筑物进线间、数据中心主进线间及次进线间
2)电信间
电信间是数据中心内支持计算机房以外的布线空间,包括行政管理区、辅助区和支持区。电信间用于安置为数据中心的正常办公及操作维护支持提供本地数据、视频和语音通信服务的各种设备。电信间一般位于计算机房外部,但是如果有需要,它也可以和主配线区或水平配线区合并。
数据中心电信间与建筑物电信间属于功能相同,但服务对象不同的空间,建筑物电信间主要服务于楼层的配线设施。
3)行政管理区
办公区是用于办公、卫生等目的的场所。包括:工作人员办公室、门厅、值班室、盥洗室、更衣间等。
4)辅助区
辅助区是用于电子信息设备和软件的安装、调试、维护、运行监控和管理的场所。包括测试机房、监控中心、备件库、打印室、维修室、装卸室、用户工作室等区域。
5)支持区
支持区是支持并保障完成信息处理过程和必要的技术作业的场所。包括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UPS室、电池室、空调机房、动力站房、消防设施用房、消防和安防控制室等。
4.2数据中心布线规划与拓扑结构
4.2.1数据中心网络布线规划
在数据中心建设规划和设计时,要求对数据中心建设有一个整体的了解,需要较早地和全面地考虑与建筑物之间的关联与作用。综合考虑和解决场地规划布局中有关建筑、电气、机电、通信、安全等多方面协调的问题。
在新建和扩建一个数据中心时,建筑规划、电气规划、电信布线结构、设备平面布置、供暖通风及空调、环境安全、消防措施、照明等方面需要协调设计。在数据中心规划与设计的步骤,建议按照以下过程进行:
1)评估机房空间、电信设备及数据中心设备在通电满负荷工作时的机房环境温、湿度及设备的冷却要求。并考虑目前和预估将来的冷却实施方案;.
2)提供场地、楼板荷载、电源、空调、安全、接地、漏电保护等有关建筑土建、设备、电气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也针对操作中心、装卸区、储藏区、中转区和其他区域提出相关基本要求;
3)结合建筑土建工程建设,给出数据中心空间上的功能区域初步规划;
4)创建一个建筑平面布置图,包括进线间、主配线区、水平配线区、设备配线区的所在位置与面积。为相关专业的设计人员提供近、远期的供电、冷却和对房屋楼板的荷载要求;
5)将电信线缆路径、供电设备和机械设备的安装位置及要求体现于数据中心的平面图内;
6)在数据中心内各配线区域布置的基础上确定机房布线系统的整体方案。
4.2.2数据中心网络布线拓扑结构
连接各数据中心空间的布线系统组成了数据中心布线系统的基本星型拓扑结构的各个元素,以及体现这些元素间的关系。数据中心布线系统基本元素包括:
1)水平布线;
2)主干布线;
3)设备布线;
4)主配线区的主交叉连接;
5)电信间,水平配线区或主配线区的水平交叉连接;
6)区域配线区内的区域区域插座或集合点;
7)设备配线区内的信息插座。
布线系统具体网络拓扑结构如图4.2.2-1所示:
图4.2.2-1数据中心布线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1)水平布线系统
水平布线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每个设备配线区的连接端口应通过水平线缆连接到水平配线区或主配线区的水平交叉连接配线模块。水平布线包含水平线缆,端接配线设备,设备线缆、跳线,以及区域配线区的区域插座或集合点。在设备配线区的连接端口至水平配线区的水平交叉连接配线模块之间的水平布线系统中,不能含有多于一个的区域配线区的集合点。水平布线系统的信道最多存在4个连接器件的组成方式见图4.2.2-2所示。
图4.2.2-2水平布线系统信道构成(4连接点)
为了适应现今的电信业务需求,水平布线系统的规划设计应尽量方便维护和避免以后设备的重新安装。同时也应该适应未来的设备和服务变更。
不管采用何种传输介质,水平链路线缆的传输距离不能够超过90m,水平信道的最大距离不能超过100m。若数据中心没有水平配线区,包含设备光缆在内的光纤布线信道的最大传输距离不应超过300m,不包含设备电缆的铜缆布线链路的最大传输距离不超过90m,如果包含设备电缆的铜缆布线信道的最大传输距离不超过100m。
如果在配线区使用过长的跳线和设备线缆,则水平线缆的最大距离应适当减小。关于基于应用的水平线缆和设备线缆、跳线的总长度应能满足相关的规定和传输性能的要求。
基于补偿插入损耗对于传输指标的影响的考虑,区域配线区采用区域插座的方案时,水平布线系统信道构成如图4.2.2-3所示。工作区设备线缆的最大长度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图4.2.2-3水平布线系统信道(区域插座)构成
C=(102-H)/(1+D)
Z=C-T≤22m,
注:22m是针对使用24AWG(线规)的UTP(非屏蔽电缆)或STP(屏蔽电缆)来说的;如果采用26AWG(线规)的STP(屏蔽电缆),则Z≤17m。
其中:
C——是区域配线区线缆、设备电缆和跳线的长度总和;
H——是水平线缆的长度(H+C≤100m);
D——是跳线类型的降级因子,对于24AWG-UTP/24AWG-STP电缆取0.2,对于26AWG-STP电缆取0.5;
Z——是区域配线区的信息插座连接至设备线缆的最长距离;
T——是水平交叉连接配线区跳线和设备电缆的长度总合。
扫一扫
登录手机端
扫一扫
进入微信公众号